党群工作

党群工作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党群工作 -> 正文

清明简报

信息来源: 发布日期:2024-04-02

二十四节气话廉洁之清明篇

清明不忘“清廉”意,赏花踏青立“清风”

清明节又叫踏青节,在仲春与暮春之交,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,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,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。

《历书》:“春分后十五日,斗指丁,为清明,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,盖时当气清景明,万物皆显,因此得名。”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云:“春分后十五日,斗指乙,则清明风至。”按《岁时百问》的说法:“万物生长此时,皆清洁而明净。故谓之清明。”清明一到,气温升高,雨量增多,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。故有“清明前后,点瓜种豆”“植树造林,莫过清明”的农谚。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
4月2日下午,马克思主义教学部与基础教学部共同举行“清明不忘清廉意”主题党日活动,党员老师们来到古今园踏青,看着萌芽的春意盎然,聆听年过半百的花农王师傅讲授牡丹的种植与历史。

菏泽牡丹栽培始于隋,兴于唐,盛于明,清代菏泽成为中国牡丹栽培中心。目前,菏泽牡丹拥有9大色系、10大花型、1200多个品种,是世界上最大的牡丹繁育、栽培、科研、加工、出口和观赏基地。古今园王师傅表示清明过后,很快就到了菏泽市牡丹花会正繁荣的时候。人们常说牡丹象征着富贵祥和、繁荣昌盛,其实,牡丹也有廉洁的寓意。曾写下“粉身碎骨浑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间”的民族英雄于谦曾在浙江普宁村亲手种下一株牡丹,而后当地从中提炼出了“艰苦奋斗、敢于斗争、勤政为民、清正廉洁”的精神。

党员老师们在踏青中交流,提到清明节的来历,思政党支部书记张运梅讲述了介子推的传说。

相传,介子推随晋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备受艰辛,有割股啖君之功,但重耳返国主政后,子推不以功邀赏,而偕其母隐于介休绵山。晋文公求贤不得,于是三面放火焚山,逼其出山,子推母子守志,抱柳被焚,留下血诗一首。

《清明》

割肉奉君尽丹心,但愿主公常清明。

柳下作鬼终不见,强似伴君作谏臣。

倘若主公心有我,忆我之时常自省。

臣在九泉心无愧,勤政清明复清明。

一首诗五十余字,三提“清明”,其意是想要晋文公保持清正廉明,决不能做个昏君。可见,2500年前介子推的忠义之举使清明节在起源之初就被赋予了“清廉”的含义。

为纪念介子推,晋文公封绵山为介推田,敕令子推忌日焚火寒食,是为寒食节。第二年寒食节次日,晋文公登绵山置祭,发现柳树复活。睹物思人,念及子推一生追求政治清明的远大抱负,遂封此柳为“清明柳”,定此日为清明节。

供稿:基础教学部、马克思主义教学部

撰稿:张云珊

图片:张晓晗

一审:张敏